• 这7种“怪异”性格的人容易患精神病

  • 文章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5-01 16:46:27   阅读次数:9
  •   性格和精神疾病之间的关系一直备受争议和研究。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某些性格特征可能与精神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关联。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这一话题,并深入了解哪些性格特点可能使人更容易患上精神病。

      精神疾病与性格是否有关?

      我国科学家结合国内实际情况,研发了适用于我国人群的“A型*”性格问卷。该问卷在临床和科研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大量实践研究证实,A型行为与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密切关联。然而,关于A型行为与精神疾病之间的具体关联,相关研究报告相对较少。

      既往研究在探讨性格类型与精神疾病的关系时,发现精神疾病与特定的性格特征之间可能存在一定联系。

      易患精神疾病性格特点

      除上述研究证实外,世界卫生组织精神卫生学专家也曾指出:不同的性格非但关系到本人生活、学习和工作,而且往往与精神病有着密切的关系。易患精神病的怪异性格多种多样,一般而言,性格内向、寡言少语、有事总憋在心中之人,要比性格外向、心胸开阔、宽宏大度者更易诱发精神疾患。研究表明,下述不良性格之人最易诱发各类精神疾病。

      1、偏执性格

      性格特征是主观固执,脾气倔犟,人际关系敏感、多疑、怪癖、自负,多见于男性青年。这类人心胸狭窄,过分挑剔,嫉妒心理严重,或遇事总爱责备他人。工作中常以自我为中心,不听他人意见,容易与人发生摩擦。这种人一旦出现逆境,最容易诱发偏执性精神病。

      2、癔病性格

      又称为“戏剧化性格”,中青年女性多见。其特征是情绪波动大,待人接物好感情用事,往往“爱之与共生,恶之与共死”,是非标准全凭感情支配。情绪常一日数变,喜夸张,爱幻想,暗示性高,依赖性强,说话深浅不分,想什么就说什么。对他人感情肤浅,不真诚,往往把想象当成现实,难以与周围的人保持正常社会关系。这种人一旦遇到强烈的精神创伤,极容易导致癔病发作。

      3、循环性格

      特征是情绪忽冷忽热,迥然不同的两种性格交替出现。情绪高涨时,心情愉快,对人热情,工作主动,谈笑风生,说话喋喋不休,早起迟睡,喜与人交往,并富于幻想;情绪低落时,则一落千丈,懒言少动,自怨自艾,精神萎靡,兴趣索然,只有冷漠、乏味、孤独。这类人是情感性精神病的“预备队员”,在强烈或持续的不良精神刺激下,易诱发“躁郁性”精神病。

      4、强迫性格

      此类人生性优柔寡断,循规蹈矩,清规戒律特别多,办事前怕狼后怕虎,总怕出错,一遍一遍的检查。他们在某些不良精神刺激下(特别是办事出了差错),易诱发强迫性精神病。

      5、抑郁性格

      这一类人最容易陷入沮丧、忧郁、苦闷和悲观的情感中,对生活中发生的不愉快的事情和遇到的生活矛盾极不易摆脱。他们的思想、意志行为常受到抑制,总是感到精力不足,体力不支,生活感到单调乏味,缺乏乐趣和活力。他们对自己的评价过低,没有自信,存在不同的自卑心理,有不同程度地孤独感、空虚感。对自己、对社会的现状和未来充满灰暗与忧伤的情感,遇事倾向于消极与悲伤。这种性格是一种心理缺陷,进一步发展易成为抑郁症。

      6、暴发性格

      又称为“癫痫性格缺陷”,多见于中青年男性,家族中常有类似病人。其性格特征是易冲动。这一类人平时看似沉稳凝重,但缺乏灵活性。常为很小的事暴发出强烈的愤怒,一旦暴怒发作,就容易完全失控,变得异常粗暴,不顾后果,不考虑影响,极具攻击性,与平时判若两人。

      研究表明,分娩时受损伤、头部外伤、曾患脑炎或儿童多动症、幼时被遗弃、缺乏正常的家庭温暖等情况,是导致暴发性格的重要因素。

      7、分裂性格

      这一类人生性懦弱,性格内向,平时沉默寡言,胆小怕事,孤僻害羞、生活懒散不合群。他们看似“忠厚老实”,其实往往缺乏情感,爱想入非非,自行其是,喜欢独处,不爱交际,说话颠三倒四,不分场合,没有分寸,遇到事情爱钻牛角尖,不善交际,待人冷淡。这种性格易患精神分裂症。

      总结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具有上述不良性格特征的人都是正常人,拥有正常的大脑功能,有些甚至还可能有特殊的成就与贡献。并非每个具有这类性格特征的人都会患病,只有极少数人在遗传基因和不良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下才会发展为精神疾病。因此,请不要过分自责和焦虑。

      对于拥有这些不良性格特征的未成年人,家长应早期发现并重视,从青少年时期开始进行纠正。对于已经形成这些性格缺陷的人,他们应该自我反省并努力加强道德情操的修养,控制情绪,避免恶性精神刺激,与周围的人和谐相处。当感到忧愁郁闷时,及时找亲友倾诉,释放情绪,不要憋在心里。对待他人要热情友善,互相包容,避免讽刺和冲突,逐步改善个人不良的性格特征。如果出现睡眠问题、神经功能紊乱、情绪波动、工作学习能力下降等早期症状,务必及时就医检查治疗。对于已经患有精神病的人,应该接受系统和全面的治疗。康复后,要注意创造良好的社会和家庭环境,坚持治疗和随访。


    声明:部分图文源于网络,仅作科普信息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 扫一扫关注更多